融创似乎从未停下并购的脚步,依靠快速开发销售的方式虽能迅速回笼资金,但是过于频繁的并购是否隐含着资金风险?毕竟以现金流为导向似乎也是顺驰的做法,但顺驰最终却沦落至被收购。

已邀请:

百晓生 - 人类的悲欢并不想通,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。

赞同来自:

融创是现金流导向非常明确的企业,每个并购项目马上就可以进入销售状态,基本5-6个月后就可以达到预售条件,产生现金流。

在并购过程中只需要支付并购的首付款,其余几期的款项完全可以通过销售现金流覆盖掉。这样做的资金成本较低,也会较快地做出销售业绩。

融创运营模式体现在其体系的综合性上,这种综合性表现在诸多方面,包括定位和发展布局的战略性,以及高端产品,股权合作,强化营销,突出体现在股权合作、高端产品还有城市聚焦。

此外,销量的快速上升,对于补充货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这意味着融创未来仍将保持“买买买”的节奏。

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当下,唯有将规模做大,才能有更高的生存几率。在孙宏斌看来,房地产行业本身具有金融属性,在这样的趋势下,小的房地产公司干不了了,买了地以后挣钱退出交给大公司做,收购、兼并将会是主流。

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