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包括万科、绿地、绿城等企业都涉足“轨道+物业”,属于比较中国式的轨道物业开发模式,这和香港的港铁模式、日本的东急模式相比有什么异同?

绿城宁波再造杨柳郡 看起来很美的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想象

@:     东急电铁是日本TOD模式的代表企业,它对土地整备(土地区划整理、市街地再开发)、区域规划(轨道+物业)、开发建设(东急建设)、销售租赁(东急不动产)、物业持有运营(东急百货店、东急酒店度假等)全产业链覆盖,是一家从轨道交通事业发家的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,它的模式就是所谓的“东急模式”。 香港TOD模式就是港铁公司的模式,其负责建设地铁,地铁上盖的土地则通过拍卖的方式卖给开发商,之后会在地铁站内保留一部分商业。 以中国内地来说,由于土地国有制的原因,香港的模式更具操作性,而目前来看,绿城和万科也都是以和地铁公司合作的模式来做“轨道+物业”,只是目前看起来,绿城的这个宁波项目更像是和宁波轨道交通集团单个合作的项目,而万科和深铁则是组成利益联盟,所以,谭华杰才会说,他们的模式有点像东急模式,事实上,两者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,这是我的理解,供您参考。

1630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7-04-23 21:31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轨道加物业是开发商为了降低风险的一个新选择吗?目前国内有做得比较成功的轨道+物业模式的项目吗?这种模式推广起来的困难在哪里?

绿城宁波再造杨柳郡 看起来很美的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想象

@翀:对于开发商而言,“轨道+物业”项目因有稳定客流支持,投入开发风险较小,“轨道”还能带动地价上涨;此外,“轨道+物业”项目涉及对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投资、建设、运营与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一体化,也利于房地产开发商转型发展,同时令自身品牌得到提升。

1721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2 个回复 • 2017-04-23 21:31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杭州绿城杨柳郡与宁波轨道绿城·杨柳郡属于哪一种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;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存在什么难题?

绿城宁波再造杨柳郡 看起来很美的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想象

@xmj5201314:该模式对开发商的要求其实很高,需要开发商有较为专业的施工开发能力;此外,轨道交通线和物业要进行统一规划与建设,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较多。

1736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7-04-21 15:33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对于开发商而言,“轨道+物业”项目是不是投入开发风险较小?

绿城宁波再造杨柳郡 看起来很美的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想象

@yz风扬:其实并不是这样,对开发商的要求非常高,需要开发商具有更为专业的施工开发能力,此外,对交通及物业需要进行统一规划与建设,涉及更为复杂的关系。

1435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2 个回复 • 2017-04-23 18:49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目前国内的轨道+物业偏向于商业还是住宅多一点?在操盘和盈利上,哪个优势更为明显?

绿城宁波再造杨柳郡 看起来很美的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想象

@yz风扬:更偏向于商业,在操盘上,投入的开发风险更小,还能带动地价上涨,有利于开发商提升自身品牌。

1644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7-04-23 18:56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现阶段地铁上盖物业采用政企合作模式,有哪些实际性操作上的困难?

回复

马妙 发起了问题 • 1 人关注 • 0 个回复 • 1602 次浏览 • 2017-04-21 18:38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现在包括万科、绿地、绿城等企业都涉足“轨道+物业”,属于比较中国式的轨道物业开发模式,这和香港的港铁模式、日本的东急模式相比有什么异同?

绿城宁波再造杨柳郡 看起来很美的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想象

@:     东急电铁是日本TOD模式的代表企业,它对土地整备(土地区划整理、市街地再开发)、区域规划(轨道+物业)、开发建设(东急建设)、销售租赁(东急不动产)、物业持有运营(东急百货店、东急酒店度假等)全产业链覆盖,是一家从轨道交通事业发家的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,它的模式就是所谓的“东急模式”。 香港TOD模式就是港铁公司的模式,其负责建设地铁,地铁上盖的土地则通过拍卖的方式卖给开发商,之后会在地铁站内保留一部分商业。 以中国内地来说,由于土地国有制的原因,香港的模式更具操作性,而目前来看,绿城和万科也都是以和地铁公司合作的模式来做“轨道+物业”,只是目前看起来,绿城的这个宁波项目更像是和宁波轨道交通集团单个合作的项目,而万科和深铁则是组成利益联盟,所以,谭华杰才会说,他们的模式有点像东急模式,事实上,两者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,这是我的理解,供您参考。

回复

1630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7-04-23 21:31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轨道加物业是开发商为了降低风险的一个新选择吗?目前国内有做得比较成功的轨道+物业模式的项目吗?这种模式推广起来的困难在哪里?

绿城宁波再造杨柳郡 看起来很美的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想象

@翀:对于开发商而言,“轨道+物业”项目因有稳定客流支持,投入开发风险较小,“轨道”还能带动地价上涨;此外,“轨道+物业”项目涉及对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投资、建设、运营与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一体化,也利于房地产开发商转型发展,同时令自身品牌得到提升。

回复

1721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2 个回复 • 2017-04-23 21:31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杭州绿城杨柳郡与宁波轨道绿城·杨柳郡属于哪一种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;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存在什么难题?

绿城宁波再造杨柳郡 看起来很美的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想象

@xmj5201314:该模式对开发商的要求其实很高,需要开发商有较为专业的施工开发能力;此外,轨道交通线和物业要进行统一规划与建设,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较多。

回复

1736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7-04-21 15:33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对于开发商而言,“轨道+物业”项目是不是投入开发风险较小?

绿城宁波再造杨柳郡 看起来很美的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想象

@yz风扬:其实并不是这样,对开发商的要求非常高,需要开发商具有更为专业的施工开发能力,此外,对交通及物业需要进行统一规划与建设,涉及更为复杂的关系。

回复

1435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2 个回复 • 2017-04-23 18:49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目前国内的轨道+物业偏向于商业还是住宅多一点?在操盘和盈利上,哪个优势更为明显?

绿城宁波再造杨柳郡 看起来很美的“轨道+物业”模式想象

@yz风扬:更偏向于商业,在操盘上,投入的开发风险更小,还能带动地价上涨,有利于开发商提升自身品牌。

回复

1644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7-04-23 18:56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现阶段地铁上盖物业采用政企合作模式,有哪些实际性操作上的困难?

回复

马妙 发起了问题 • 1 人关注 • 0 个回复 • 1602 次浏览 • 2017-04-21 18:38 • 来自相关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