琼海算4、5县城市来的吧?怎么连这样的城市也出台限购政策?

回复

chengg2 发起了问题 • 1 人关注 • 0 个回复 • 1255 次浏览 • 2017-04-24 18:20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听说华夏幸福的小镇版块也在发力?

回复

发起了问题 • 1 人关注 • 0 个回复 • 1327 次浏览 • 2017-04-24 21:08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想采访一下合景,傍大款后心情如何?

融创、合景泰富“恋爱史” 增城云溪春夏秋冬的四季轮替

@浅酌:估计会觉得是强强联合,各展所长。

1292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7-04-25 17:01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绿地通过什么途径拿到这么多ppp项目?

绿地2000亿规模慢行 张玉良未来要造15个特色小镇大盘

@蓝斯在左:有些是公开竞标拿到的,比如杭州湾PPP二期项目;部分是和政府合作。

1375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7-04-25 16:06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万科的模式比较散,很多医疗服务都是对外开放的,这也保证了它的收益

回复

发起了问题 • 1 人关注 • 0 个回复 • 1485 次浏览 • 2017-04-25 07:41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增城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什么?毕竟底价刚过两万,要开通地铁,富士康落地等都是大利好?

融创、合景泰富“恋爱史” 增城云溪春夏秋冬的四季轮替

@咕噜噜:增城目前规划、交通各方面尚未充分成熟完善,尚未打好基础,市场尚未对其片区的豪宅定位,价格定位上遭遇难题

1301 次浏览 • 2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7-04-26 11:22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云溪四季所在的增城朱村片区内已有不少在售或待售的项目,请问现时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,交通条件怎么样?是否值得推荐?

融创、合景泰富“恋爱史” 增城云溪春夏秋冬的四季轮替

@冰纯嘉士伯:项目所在朱村板块,看去年该板块爆款项目广州中航城的成交情况,就知道绝对值得期待。此外,该项目是有合景泰富和融创强强联手打造的,合景泰富在增城的合景誉山国际知名度和热销情况不用胖编多说,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与合景泰富合作的融创,这个房企2016年实现销售金额1506亿元,位列全国房地产企业销售规模第七,同时位列全国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第七,综合发展能力第五。作为进军广州的第一个项目,相信会是“开门红”。

1562 次浏览 • 2 人关注 • 2 个回复 • 2017-04-26 11:22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目前增城有哪些类似的轻奢豪宅项目,售价大概是多少呢?

回复

普斯图里奇 发起了问题 • 1 人关注 • 0 个回复 • 1410 次浏览 • 2017-04-25 09:55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融创在广州目前有无其他动作?

融创、合景泰富“恋爱史” 增城云溪春夏秋冬的四季轮替

@风杨:从2016到现在,融创已经在广清地区布局5个项目,在增城已有两个项目融创御园和云溪四季,海珠项目。

1344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7-04-25 16:09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这个项目附近普遍卖到什么价位啦?

融创、合景泰富“恋爱史” 增城云溪春夏秋冬的四季轮替

@浅酌:15000-25000不等。

1288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7-04-25 16:06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内地房企在香港的项目,买家以港人为主还是大陆人为主?

一场海航龙光缺席的土拍 万科中海华润港岛标地会否继续“颠狂”

@咕噜噜:开发商为主,无分港陆人事

1199 次浏览 • 2 人关注 • 2 个回复 • 2017-04-26 11:22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国内的开发商比香港的开发商更进取,想要进军香港市场的内地房企也并不少,香港地少价高,内地房企图的是什么?

一场海航龙光缺席的土拍 万科中海华润港岛标地会否继续“颠狂”

@冰纯嘉士伯:内地地产企业的目标并不是在香港地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。而是想要通过香港市场来获得国际认可地位,为其之后向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做充分准备。

1288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2 个回复 • 2017-04-26 11:22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香港土地稀缺,内地开发商在香港市场拿地势头这么猛,香港本地的开发商还生存得下去?

一场海航龙光缺席的土拍 万科中海华润港岛标地会否继续“颠狂”

@红泥小火炉:4月25日,高力国际资本市场及投资服务副常务董事胡孝直出席记者会表示,不少内地发展商首次来港投地,出价都会较为进取,但并非每幅土地都会进取竞投,相信不会推高地价,而且政府未来供应较多,可以控制楼价。 他还表示,内地企业转移境内资金有限制,除非有境外子公司及上市平台,才可确保融资,所以相信不会所有中型发展商都会到香港投地。 对于香港本地地产商,胡孝直认为,大发展商有土地储备,发展项目亦会计算利润空间,亦要纳入息口上升等因素。 高力国际研究董事石峰则表示,香港本地大型发展商有不少农地,可以改划作住宅用途,不需要单靠政府推出的土地。但中小型发展商较为需要政府、铁路及市建局项目,竞争激烈对他们影响较大,但认为可以与内地发展商有更多合作机会。

1267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7-04-25 16:23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一个公司仅仅是会讲故事是远远不够的

回复

吴剑华 发起了问题 • 1 人关注 • 0 个回复 • 1323 次浏览 • 2017-04-22 07:17 • 来自相关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