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5个月碧桂园就3000+,今年是否有望破万亿?

重磅发布 | 观点指数·2018年1_5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100

@大神点灯:突破万亿还是很困难的,前五个月3345亿,接下来每个月得卖950亿才能达到万亿,不过作为最大的地主,碧桂园的土地储备或超3万亿,全年8000亿应该不困难。

753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8-06-03 16:51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既然在监管下发债受阻,那为何不使用大额度银团贷款,毕竟像碧桂园这些企业信用还是蛮高的?

回复

大神点灯 发起了问题 • 1 人关注 • 0 个回复 • 745 次浏览 • 2018-06-01 09:32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格力海尔都已经进入地产行业,如今美的也开始赴港上市,是否家电家电行业都有着天然做地产的优势?

回复

一博 发起了问题 • 1 人关注 • 0 个回复 • 601 次浏览 • 2018-06-01 19:38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龙湖在行业内也是销售前十的企业,吴氏应该不是单单只看好龙湖的住宅业务吧,龙湖还有哪些业务有很大潜力?

吴氏家族信托增持龙湖554.35万股 持股比升至43.83%

@深秋的落叶:龙湖的物业,联合办公,长租公寓等业务的潜力也是很大的

580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8-06-04 16:45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碧桂园为何选择在港股上市?未来会考虑回到A股吗?

历时两月 碧桂园服务公布登陆港股时间表

@半棵树:实际上,南都物业在去年实现了在A股上市,说明A股市场并非排斥物业公司,碧桂园最初也是在A股申请挂牌,但后来转换到港股平台,可是考虑到上市节点以及香港这个海外平台的作用吧。不过,香港上市虽然可以获得海外融资渠道,但其融资功能实际上并不比上内地,当然政策影响另当别论,未来A股上市自然是更好的选择。

1027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4 个回复 • 2018-06-01 17:29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现在大家都在做物业而且都在努力上市,那花样年的核心竞争力现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?

股东会见闻录 | 潘军:花样年股价有信心重回高峰

@桃谷六仙-桃根仙:花样年的物业平台主要是彩生活,彩生活有自己的社区O2O生态系统“彩之云”。彩生活早在13年就开始布局社区O2O,后来更是利用O2O概念融到大笔资金,尽管起点不高,但依靠扩张圈地,彩生活已是国内管理小区面积最大的物管,在推广城市数和覆盖小区数上都有压倒性优势,且已经产生增值服务盈利。

722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8-06-01 17:29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碧桂园物业的模式是如何呢?信息化升级是否是想走彩生活那样的道路呢?

历时两月 碧桂园服务公布登陆港股时间表

@阿童木:目前来说,彩生活所走的模式是物业公司现在所能看见的较好的模式吧,但是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基因,相信碧桂园也能走出自己的模式吧

723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8-06-01 17:29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为什么现在南京土地市场这么凄凉?

南京百亿土地凉凉 星河、电建、电子城等六房企低价补仓

@大神点灯:房企现在比较理性了,会考虑土地的总成本以及未来的收益值不值得他们去拿地。其实就是现在对于土地出让的条件都比较严苛,在设置最高限价的基础上竞自持竞配建,有些地块对于竞买人也有很高的要求,一些地块也有较高的配件要求,在种种因素下就导致该区域的土地竞争不会太激烈。

790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6 个回复 • 2018-06-01 17:28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外界其实并没有听到蓝润有什么代表性产品,它的商业项目做得怎样?

三度流拍后终出让 蓝润23亿接手森宇南湖项目的蓉城沉浮

@这个夏天不太好:蓝润在成都有好几个在建中的商业项目,包括在商业中心春熙路上有一个很大的项目,不过还未营业,所以不知道项目出来的效果如何,运营能力如何。但位置确实很好。

689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1 个回复 • 2018-05-31 19:51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花样年在物业服务方面的优势有哪些?

回复

星空 发起了问题 • 1 人关注 • 0 个回复 • 667 次浏览 • 2018-05-31 00:03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感觉瑞房发展到现在只有新天地比较出名,除了新天地外还有没相对出名的项目?

罗康瑞新天地归来 参拍上海136亿地块的瑞房内地浮生

@轻疯tt:住宅上有翠湖天地,是豪宅来的,卖得很好,就在新天地附近。办公产品有企业天地,在杨浦区。

674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2 个回复 • 2018-05-31 19:52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为什么银团贷款操作这么复杂,房企还如此热衷这种融资方式?

银团贷利与弊 深圳控股、雅居乐超百亿融资的资本价格

@大神点灯:一方面是发债的成本不断上升,另一方面是监管层不断出台新规,对房企发债的条件做进一步的限制,导致房企发债规模急剧萎缩。在发债限制和成本下,房企就不得不选择银团贷款了毕竟房企真的很缺钱。

673 次浏览 • 1 人关注 • 5 个回复 • 2018-06-01 17:29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万达ONE系列在国内已经开始布局,跟之前已落成的众多万达广场相比,产品形态上有什么区别?

回复

小虾米 发起了问题 • 1 人关注 • 0 个回复 • 2494 次浏览 • 2018-05-30 18:37 • 来自相关话题

地产商涉足足球已经稀疏平常了,但是网传恒大是要放弃恒大足球了?是因为海南海花岛有关?

回复

超人的蜗牛壳 发起了问题 • 1 人关注 • 0 个回复 • 573 次浏览 • 2018-05-30 08:33 • 来自相关话题